十招教你正確刷牙!

1. 飯後 30 分鐘再刷牙

吃完東西後馬上刷牙可能會損壞你的牙齒。在這期間,口腔裡的 pH 值會比平常低,也就是偏酸,此時刷牙會磨損牙齒。

2. 不要從同個地方開始刷牙

牙醫說大部份的人都從固定地方刷牙,時間一長你會覺得無聊而對其他顆牙齒較不注重,因此建議不要每次都從同個地方刷,這樣所有牙齒才能都獲得同樣的照顧。

3. 刷牙別太用力

大部份人都有不一樣的刷牙技巧,但有些會嚴重損壞牙齒。刷牙時不應太用力,太用力刷可能會損害牙齒和牙齦,千萬要溫柔對待牙齒別太暴力了。

David Genet 博士建議,要盡量輕柔的刷牙免得損壞你無價的寶物。告訴大家一個簡單的方法來確認刷牙是否太用力:刷牙時檢查刷毛是否彎曲過度。如果有,你可能就真的刷太「認真」了。

4. 刷牙至少要2分鐘才夠

大部份的人都清楚刷牙的建議次數是兩次,但除了這個之外,他們都不知道應該刷多長時間。

確認你刷夠 2 分鐘的方法就是把水龍頭關掉,一直開著水會讓人心理上想加快速度做完這件事,因此他們常常刷不滿 2 分鐘。另外,也可以播音樂邊刷牙,這樣就知道時間過多久了。

5. 特別關照你的臼齒和難刷的後方牙齒

這聽起來雖然很有邏輯,但很多人刷前面的牙齒比後面認真多了。雖然前面的牙齒是大家都看得到的,但其他的也需要平等的照顧。特別照顧臼齒和後方牙齒是非常重要的,這可是你咀嚼食物的主要部分,肯定藏污納垢。

6. 確定你用對牙刷了

我們用的牙刷通常對牙齒來說尺寸會太大或太小,導致我們無法刷到全部的牙齒。

另一個常見的問題是牙刷刷毛太硬,也會損壞牙齦。美國牙醫學會推薦軟毛牙刷,確保刷毛對你的牙齦來說不會太硬。

7. 吃水果和蔬菜能自然清潔牙齒
 

另一個保持牙齒乾淨的小技巧就是,如果你不在家沒辦法刷牙,吃水果和蔬菜(像是蘋果和芹菜),生的蔬菜水果富含纖維,是天然且能輕柔帶走牙菌斑的好物。

漱口可以帶走殘留的細菌,回家後再刷牙並用牙線清潔牙齒就可以了。

8. 保持牙刷乾淨

雖然刷完牙後你的牙刷看起來很乾淨,但牙刷上的細菌會讓你有口臭與蛀牙,刷完後記得把刷毛洗乾淨才能帶走有害的細菌。

使用漱口杯收納牙刷可能很方便,但牙刷接觸物品後有極大可能會附著浴室裡的其他細菌,因此千萬要小心。

9. 每 3~4 個月更換牙刷

雖然很多人很勤的再換牙刷,但還是有人更換頻率太低。美國牙醫協會建議每 3 到 4 個月就應該更換牙刷,因為刷毛可能磨損而失去功能,牙刷上也可能布滿過多細菌,對人體有害。

10. 每天都用牙線清潔牙齒

雖然刷牙是最有效的牙齒保健方式,但刷毛常無法清潔到的地方就變成細菌的溫床。

刷牙前或後使用牙線都無所謂,只要使用正確,就能擁有亮白健康的牙齒和迷死人的笑容哦!

 

(資料、圖片來源:Lifehack

Added to Cart
Shopping Cart Updated
Network error, please try again!